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4|回复: 4

善人神护 故事说法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15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推荐]善人神护 故事说法!闫建章
9 H, b- W$ {8 x. ~3 @8 \
) X8 i; K: ?3 S* J' m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淮北平原出了一个神医,姓贾,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信仰佛教。治病时常以因果教化人,使病者身心健康,因此人们称他为贾善人。* e, J6 i4 W. v, M$ I4 V: n
  他遇到贫穷的病人不但分文不取,还资助钱财。有一次本村年过八旬的黄老太太因年迈体弱病倒在地埔上。贾善人见她家一贫如洗,不仅不收医疗费,还将口袋里六十元钱悄悄放在黄老太太鞋子里。贾善人走后,老太太的儿子黄刚发现姐姐放在母亲枕头下面的二十元钱不见了,认为是贾善人偷走了。于是追到贾善人家问他是否偷了钱。贾善人承认偷了老太太二十元栈,并从抽屉里拿出二十元钱递过去。黄刚大骂贾善人,还踢他三脚。老太太儿子回家见到姐姐才知道母亲枕头下边的钱被姐姐收起来了。黄刚奠明其妙,急忙赶到贾善人家,跪在贾善人面前不解地问他:“你没偷我家的钱,为什么要承认呢?”贾善人说:“你母亲病危,不能动气。如果找不到钱,她一急之下有生命危险。为了她老人家的健康,我只好承认钱是我偷的。我相信这件事早晚会水落石出的。如果能以我受辱换得你母亲的生命和健摩是值得的。”黄刚听了贾善人一席话,面红耳赤,惭愧万分。
. _0 f6 V1 p1 D% ^, N, {  一天,有一女孩过河,请贾善人给她母亲看病。贾善人同小女孩走到渡口边,船上装满了人,贾善人刚上船,船工让他下来。其他人纷纷要求船工渡贾善人过河。船工坚决不同意。小女孩见状,哭了起来,跪在船工面前求他开恩,让贾善人过河为母亲看病。船工就是不答应。贾善人说:“好吧!大伙先过河。我等下一船吧。”船工说:“你等到天黑我也不摆你过河。”人们问船工到底为什么不让贾善人过河。船工闭口不言。贾善人和小女孩站在岸边望河兴叹。当船行至河中心,一股龙春风将船刮翻,一船人全部落水而亡。船工泅水上了岸,才告诉贾善人:“昨夜我做了三个梦:刚睡下,土地老爷告诉我,明天贾医生从此过河,不要渡他;半夜河神告诉我,不要渡贾医生过河;天蒙蒙亮,观世音菩萨告诉我,明天早上贾医生来时不要渡他过河。他们说渡你过河对我不利,所以我不敢渡你过河。现在我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贾善人从内心感谢神仙和菩萨对自己的厚爱。

% v! o4 d8 H) `5 ]                                                   摘自《甘露》2005年第2期
' m/ h* s$ H$ l9 H+ n佛陀教育在线欢迎您,本贴地址:
http://www.nmamtf.cn/forum/viewthread.php?tid=6628
鲜花(34) 鸡蛋(0)
发表于 2007-8-1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不知道念佛,但相信命运。总认为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论做什么事,无论什么结果都认为是命里注定的,这里的命里注定是不是就是业力的作用?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T2 d8 R: r4 Y3 q' T: ]) g# x

  z9 `. u9 }/ ]6 K" d, H 3 l, E# K$ T9 q8 _: M! ]
业与命运之区别:佛教不是宿命论
; u% D& u, L, Z+ j* T
$ Z' H% `. F) b$ \. j$ e' Y
% c% `% n9 U# x, c: J3 ], Z& U节选自《顿悟——在刹那中觉醒》3 q- j" J/ j0 S7 l  O

1 c. o# ~& D% }5 w
: h0 v6 W; D7 X3 X; p4 }第三个提醒是因果或业。在字面的意义上,业指的是“行动力”;在本书之中,它主要是指“精神上的行动”。不管我们可能参与哪一种形而下的行动,在每个行动之前,都有一个相关联的精神行动。
2 ~( k" d# Z/ @, D3 N# i6 C5 w+ O* b
0 a  C( j' O: @7 C1 u, a一般来说,我们必须辨别“业”和“命运”的不同。佛教的业观并不主张事件的结果全由我们的业决定,我们的行为源自于过往。如果说,每个人全都受到自己过去业的影响,那么我们的业观与宿命论的观点便会完全相同。我们将生活在一切已被预先决定的世界里。事实上,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生活蓝图,而且有小部分时间是放在修持佛道上,而另外的小部分时间是放在很久以前开示法教的佛陀上面。如果生活完全被业预先决定,那么那些百分之百被过去的业预先决定会成佛的人,不管他们今生做了什么坏事都会成佛;而那些百分之百被过去的业预先决定无法成佛的人,不管多么努力都无法成佛。除非由于业力我们必须如此做,否则介绍佛陀的灵修之路、修行或努力工作将是没有用处的。8 }+ t- k9 e& I; x$ |
' K$ F# U  x. L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当提到业的时候,我们谈论的不是命运,而是一种状态。在这状态之中,过去带有某种比重和力量的行为影响着现在的生活。我们确实有一张生活蓝图,不过在这张蓝图中,过去的业和现在的业都带有某种百分比的影响力。举例来说,或许在某一种特定的情况中,过去的业带有百分之五十的比重。这意味着有空间余地让现在的缘产生,去影响当前的境遇,因为现在的业对于当前的境遇也能发挥一半的影响力。过去和现在的业一起构成百分之百的业,或是全部的因果元素存在于任何一个既定的情况中。
0 H* k* U& Z  b4 h) G! g( m: Z3 s% L7 n  Q8 g' A( F/ y- B
从这个观点来看,先前的业像是一株花的种子。这粒种子具有长出美丽花朵的潜能。然而,如果将这株花的种子放在桌上一百年,它将不会产生任何结果。为了让这粒种子能产生潜在的结果,许多支持的条件必须聚合在一起,例如:合适的土壤和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阳光。当这些支持的条件同时存在时,种子便会产生它的结果——变成一株花。9 _% }4 U/ g8 L+ N

6 H$ {! e  ?, R/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这些都是业的结果,有些来自过去,有些来自现在,它们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即使如此,如果没有空间,这些业的种子业无法长大。在目前的时刻,我们需要空间来让这个果长大。此刻我们有很棒的机会去决定想要如何栽种这株花,以及想要如何和它建立关系。处理业的问题,意味着知道如何平衡现在和过去的业,一如知道如何解决成长中的种子能量。2 @( F0 a9 |1 |% z* {% Z: U. U

' G! x) _% C/ S; s例如,想象一下因为过去的行为,现在我有杀鱼的业的习性。如果过去的业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或许只占必要元素的百分之二十五,那么将有一种自然的空间感,让我能轻易避免重复杀鱼的负面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业果。不过,我必须努力。举例来说,这个业可能以邀请我共度长周末或度假的形式出现。一个朋友可能靠近来跟我说,“一起去钓鱼如何?在乡下的湖边有个漂亮的地方。”所有基本的支持条件可能都聚在一起,它们带着我实现了这特定、过去的业。我可以跟随那百分之二十五,将它增加到百分之百。也可以选择处理那个情况,努力看清我要怎么做才能超越那个业。
# O1 N' E2 v! Q! a3 ]5 |+ F% u
4 m  k7 n, d' h5 C, Q, U$ T: m这是第三个提醒:思考因和果,它是世俗谛的自然法则。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17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业力和福报是动态的,命运也是能够改善的。
鲜花(5) 鸡蛋(0)
发表于 2007-8-1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故事,非常受启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6 16:44 , Processed in 0.09833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