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0|回复: 2

净空法师答问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7-13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問:家庭主婦天天燒飯、洗衣,請問如何才能不起煩惱心? ( S3 g+ c& Q  q7 c+ Q

+ u3 ?* r/ r8 \0 T答:每天做同樣的工作,一定會覺得很厭煩。尤其是家庭主婦,好像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天,許多人都覺得苦惱。假如能將觀念轉變過來,就會做得非常快樂。凡夫觀念中執著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為什麼替他們做,愈想煩惱就愈多。若學菩薩道,發大誓願要普度眾生,想法、看法就不一樣了。 % ^& a0 k" [1 a
$ {7 I" @1 o, C* g# k) o! ]( Y
  行菩薩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羅蜜」。主婦菩薩在家庭裡為一家人服務,就是修布施波羅蜜。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財施有內財、有外財。外財是指在外面賺錢,供養一家人生活。內財是用自己的體力、智慧為一家人服務。在家事裡做出圓滿的三種布施。妳將家事整理的井井有條、乾乾淨淨,使家人生活舒適,讓鄰居羨慕,這是「持戒波羅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厭的做,即是「忍辱波羅蜜」。
2 l" T3 x, w' Y4 c0 G) ]! D. Y- X5 o& ?6 i
  每天還要改進,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進波羅蜜」。雖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即是「禪定波羅蜜」。清淨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滿,是「般若波羅蜜」。於是覺悟了,原來菩薩的六波羅蜜,即從擦桌子、掃地、洗衣、煮飯圓圓滿滿的成就。這就是《華嚴經》上善財童子所表演的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 \# Q. Q3 F$ A: {5 B8 _0 Y$ I  W( G$ T5 G7 {% E
  妳將家事做好了,即是做世間所有主婦的榜樣,一切家庭的榜樣。這就能度鄰里,推展開就能影響社會、國家、世界,乃至盡虛空遍法界。這才曉得菩薩在家裡掃地、擦桌子、煮飯、洗衣,原來是在做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大願大行。這是學佛、是正念、是諸法實相。若能如是觀,則法喜充滿,如何會起煩惱! . n4 T1 K3 W- a

& {7 p, k# g1 o" D+ n  佛法的修學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不落實在生活中則沒用。若明白這一點,以此類推,在公司上班,也是修六波羅蜜。菩薩在各行各業,示現男女老少,各種不同的身分,修學即是本分生活,平等不二,皆是第一,沒有第二。
. f' r) V4 v$ C- P1 o8 X0 T7 ~7 `3 t1 b. c5 z
問:信基督教及別的宗教以後,有機會了解佛法,請問如此會不會違背耶穌基督? 5 j; q- K3 v: o7 K- h! S0 o
/ s1 a: b+ o6 z& Y0 y# L
答:決定不會。耶穌基督見到你學佛行菩薩道,必然也非常歡喜,因為你的生活更充實、更圓滿。早年我在多瑪斯修道院教學,學院安排我講授佛教精神生活。學生皆是神父與修女,程度都很高。他們是研究生,必須是大學畢業,然後讀三年神學院,才被選進這個研究所。那時我為他們講授佛學課程,我覺得機緣可惜,如果聘請我講他們的經典,我想學生得的受用就更大。佛法是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若真正有智慧,心地清淨,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基督教也是佛法,天主教也是佛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是覺悟之法,智慧之法,所以不要將佛法看成宗教。
  t* t! R4 ]) y
. x& ]. W, J7 s) R! Y  上帝也是佛,佛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上帝是眾生,上帝有佛性,當然成佛,這是一定的道理。
5 P6 h2 y+ K5 m; n. H2 _0 }* G! X) O$ p( M) \1 I
問:現代生活步調非常快,請問如何將步調減緩?如何減少煩惱? 2 [3 F7 v5 i$ a1 g8 P
/ Y% R: ?+ z" P' i+ ~& [8 |
答: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問題就少了。最具體的方法是不看電視、報紙、雜誌,你在家修行六波羅蜜。與自己生活行業有關的資訊,可以知道,可以接受;與工作沒有關係的事,不須操心。這樣就日日天下太平,自在快樂!因此,必須放下與自己生活不相干的事物。中國古人常講:「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身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當別人向你請教時,有智慧則能為人解答疑難。
4 L: I3 |- A5 r
6 ?- D" V8 f- {6 h8 j問:初學者對於不同的宗派,請問應抱何種態度?
, p5 T4 G  R# ]5 K
) s; G: R) ]* q0 Y$ i: ~答:原則上,所有一切宗派皆可涉獵,但只求解;然後必須依照自己的願望、愛好,與生活環境,選擇一個法門,這樣修學就更快樂自在。其成功關鍵在親近一位好老師,如佛在經上常講的,要求「明師教誨」。真正心地光明、有智慧的老師,你接受他的指導,很快就能得利益。佛法的修學,我自己親身的體驗,三個月應有與往日不一樣的感受,六個月當有很顯著的進步,但是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教誨,依教奉行才能獲得。 5 p9 R1 b# N' w  X' u( D' O- L$ Q

4 p2 Z) n2 z& G3 Z7 ]2 ]; E9 H/ [問:家中配偶是虔誠的基督徒,他非常慈悲,希望把家裡的佛教徒都變成基督徒,他說不希望我下地獄,請問我應該如何處理? $ V7 Z1 V0 I8 u" V" K
, M% x* s- Q% G% k
答:你可以讓他先認識佛教。一九五八年我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師求學時,遇到一件事可供參考。「台中佛教慈光圖書館」是李老師建立的,每逢星期三,老師在此處講經。當時李老師命我做圖書館的管理員。有一天早晨來了一位客人,在閱覽室看書。他是對面教堂裡虔誠的基督徒,談起來還是同鄉,自然就格外親切,他就想度我,覺得我很可憐,拜偶像,將來要墮地獄。
5 M) f0 @0 d1 t2 g5 b( R
/ B/ R' X) ?6 a  n. f+ _$ d! L  我了解他的動機,為他泡了一杯好茶,恭敬的聽他教訓。他講,我都點頭;他講了兩個鐘點,我點兩個鐘點的頭。我們館內的同事還有很多在看書、看報的人,看了我們談話模樣,好像佛教徒一句話都不能對答,總讓這位基督徒在佛門指責批評。所以,他愈講愈高興,似乎得意忘形。
7 [& c2 z7 D% V. A' [% l) x% w5 o% w% E% P$ [5 ~0 ]* F
  講了兩個鐘點,他也很累了,我就請他休息一下,接著我向他請教一個問題,他允許了。 4 [) j5 ^# z# P6 E
* g+ q) O8 J4 N! x) u0 G' g
  我說:「假如我們要批評一篇文章,是不是先要把這篇文章仔細看過再批評?」 ) ?) o" P- W  s6 Q  j; D
% j( [- w( m' I! K% `
  他說:「是的。」
& T7 P8 k2 x. g3 e4 U: {) @6 v
) P" o  |' W' j/ d- U% U: J  我說:「你在此批評佛教兩個鐘點,你有沒有看過佛經?有沒有來聽過佛教的講經?」 % n6 ?0 `0 `. v& ~

% l3 |+ u3 u4 H$ A! s  他說:「沒有。」 $ H* B# l4 s% C( m* o0 Y- v

9 h/ J  F6 f+ k0 I  我說:「你未免太大膽,太過分了一點,你的兩個鐘點批評是對佛教嚴重誤會與曲解,不怕在座的人笑話你!」
2 `  V# E+ W; c4 P) S( `. I$ }* _) M( N) a
  我這麼一說,他滿面通紅轉頭就走了。 6 W0 [9 E, D$ D

' h+ A7 S1 X. f  這個人不錯,第二天他帶牧師來看我,態度也很恭敬。我送了一些佛書給他們,並說歡迎你們批評,你們的精神可佩,佛教徒太多了,墮地獄的人太多了,你們若度這麼多的人是功德無量。但是想救這麼多人,你們必須要研究佛經,要認真來聽經。若不把佛經明瞭透徹,知己知彼,而後才能百戰百勝,否則對於佛法一無所知,這樣的批評只是被人見笑而已。我這麼說,他還能接受,我也很佩服他們。 . O( h$ ]0 d( Z. V% C/ d

0 S6 B, r6 ^/ M1 D; Y6 e, F  先讓他認識佛教,了解佛教,然後再批評佛教,才說得過去。佛教是智慧,連上帝都歡迎。對於異教徒學佛,我們要幫助他,讓他明瞭學佛決定不影響宗教信仰。他是基督徒,如果佛教要拉他,而改信仰佛教,這樣就違背佛教的精神,違背倫理。譬如,叫你背叛父母而尊重老師,世出世間皆無這種道理。佛教對於上帝非常尊敬,上帝如一國的元首。佛陀是大眾的導師,辦教育的人士,所以任何宗教徒都應該學佛。 & d1 `3 @* z7 F6 J4 s

) n4 ?* q" E2 J  不學佛就是不求智慧,修學佛法與信仰宗教沒有抵觸。明白此理,家人要是勸你到基督教堂去,你就歡歡喜喜去上他的教堂,去受洗。你在教會裡作菩薩,把真實智慧介紹給教友,讓基督教友都有智慧,如此則可化解許多誤會、爭論,致力於世界和平,這正是菩薩普度眾生的大事因緣。 ( C1 \7 m& T) f% ?# x. l
" A. D' x1 ^, G- @+ ~/ [
問:請問如何修清淨心,及保持青春美麗?
  q) h/ M6 t9 Q6 b6 e7 G% N' `9 Z2 ^* d1 E- [$ J4 {# K
答:這是大家迫切需要的課題,清淨心很重要。修清淨心最重要的是「看得破,放得下」。你的心為何不清淨?放不下。為何放不下?看不破。佛法所說宇宙人生的真相,與現代科學所發現的,可說是完全相同。 9 j) u9 w) t! T% Z
+ e) D# l+ f: X. |% ]9 k, H+ y) i+ _
  現代科學家已經明瞭沒有物質存在,所謂物質只是波動的現象而已。佛法講物質現象是從哪裡來的?由不覺心動而來。這是心波的現象,比電波、光波更微細,比電波傳達的速度更快。電波與光波,一秒鐘的速度是三十萬公里。而心的波動,一念即是盡虛空遍法界,確實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不可思議。現代科學家尚未發現心波,但已經知道物質是波動的現象。我們所見到的一切相,即是此波動的相續相,它確實是剎那生滅,生滅同時。 6 }7 P8 z; h* O# M7 V" x$ u! w
9 ]' w" o$ b5 L% t
  佛在《仁王經》上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種說法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一剎那是不思議的生滅。佛經講「不生不滅」,其實是生滅的。因為生滅的速度太快,幾乎是同時,無法覺察,所以說不生不滅。佛說八地以上菩薩的定力,他們的清淨心能見到心波的波動現象。佛經裡說「阿賴耶識的生滅」,就是心波的波動。這是事實真相。 , C0 _# V; u( i) g3 |4 W
! X$ O+ b( ~& S
  般若經上講,「一切諸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後面的總結論,也是《大般若》的總結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宇宙人生是一場夢,夢是總喻。幻比喻空,虛空不是真的。夢中有虛空,醒了之後,夢中的虛空也沒有了,所以虛空是幻。世界是泡,像水泡一樣脆弱。世界指星球,是很脆弱的。身體如影,影非真實。「夢幻泡影」,每一字比喻一樣東西。
3 D$ |; J3 D5 L9 w
, a) x, s8 P) i! H: I  「如電、如露」比喻現象存在時間的長短。早晨露水存在片刻時間,比喻現象的相續相。如我們身體現象相續,可以保持數十年,這是現象的相續相,「如露」。其真相乃剎那生滅之波動,如「閃電」一樣。若明瞭此道理與事實真相,自然就會放下。放下之後,身心清淨,智慧增長。放下不是指放下工作、生活,而是指觀念轉變,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如此工作會做得更好,生活美滿,自在安樂,法喜充滿,遠離煩惱憂慮畏怖。只要懂得如何看破放下,問題就解決了。 7 F, C1 x8 u. y; Y6 h3 U

2 \# l: Q; d  Q3 S1 c' }9 t  宇宙生命的起源與變化,這是高深的學問,《楞嚴經》上講得很好、很妙,經典上都有答案。讀經確實能幫助你解決問題,但是讀經一定要從教育的角度去看,不能當作宗教去看,不能當作神明的指示。
4 N, K$ O7 s  e: I' k4 [5 h  F
! w0 r* E6 k$ L8 m6 I0 |& g3 Q' u6 o+ y問: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平等,無有高下。請問為何淨土法門是非常究竟圓滿的大乘佛法? ! Z9 u2 W3 E  _+ K
# U6 y# d2 ~# f5 a
答:「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是事實,而且此「法門」是廣義的。不僅限於佛法,所有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包括在其中,這才是真正的平等,才是究竟無有高下。如果佛法與基督教比,說佛教高,基督教低,這就不平等,心就不清淨。甚至與妖魔鬼怪相比也是平等,這才是真平等。理上平等,事上平等。一切法的不平等是從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而生的。假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不但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平等,佛法與所有宗教、學說,與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不平等的,這才是大圓滿。佛法說十法界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同一法性所現,絕對沒有抵觸,皆是圓融具德。問題出在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 % ~, i' e; A5 {3 E1 q9 c% a* V4 q% G

8 B1 q5 H% V2 {. e6 {# n  《金剛經》上說得非常具體,「四相」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要有這些觀念在,就有高下;離開四相,就沒有高下。我們雖知理上平等,事上平等,現在要離開四相,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卻做不到,這是事實。如果佛一說,我們立即做到,豈不是個個人皆成佛,皆證得大圓滿了。這一關太難了,因此在一切法門裡,有必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來修學。「念佛法門」在一切法門中修學最方便,因為它不講求儀式,也不講求規矩,行住坐臥都可以念,比其他法門方便多了。淨土經論數量少,容易涉獵、讀誦。雖然文字少,其義理也是圓滿的。現代人的生活、工作,以及精神壓力都很大,有此方便法門,對我們而言就容易修學,這是選擇此法門的理由。
6 k) m0 C# R$ b* U8 X1 B
8 k( w. w+ s" E  Z% d  其實,選擇念佛法門,也是遵守老師的教誨。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老師,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佛的法運共有一萬兩千年,「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正法時期(佛滅度後第一個一千年),眾生真正能守法、持戒就能得定,就能開悟證果。像法時期(佛滅度後第二個一千年),人的根性差了,妄想、煩惱比正法時期的人多,靠持戒就無法成就,必須修定。佛教傳入中國,正好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一千年後,「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所以,禪宗在中國發揚光大,遠超過印度,且由中國傳到韓國,又傳到日本、越南,都是禪定成就的。佛滅度後二千年以後,就是末法時期,末法有一萬年。依照中國的歷史記載,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二十三年。虛雲和尚、印光大師皆依此說。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所以,選擇淨土法門,也是遵佛遺教。 + F6 q2 v  D0 a2 d* A' l
3 D6 l% a# S) F7 G  m
  末法時期的眾生,妄想、分別、執著比從前更嚴重,修學其他法門,修斷除煩惱、習氣很困難。淨土法門是帶業往生,不需要高度的清淨心,只要達到清淨的邊緣(功夫成片),就有辦法超越三界,往生、不退、證果,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這是佛對末世眾生的慈悲教誨。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選擇,聽從佛的教導選擇淨土,這是很如法的。
* |' t- K$ @, F- n- n5 N+ w3 A) J. I% R! h1 ~  v" F
  修學淨土,對於教義要明瞭。如果理論、方法、境界、因果不明,這句名號念得還是不相應,所以我常勸同修們先從讀經下手。經要讀熟,在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能立刻想起佛經的教訓。凡是佛不准我們起的念頭,不准我們做的事,我們決定不去做。佛教導我們應當要發心,應當要發願,教導我們要做的事,我們就要認真努力去做。經若不念熟,則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依此為標準。經典就是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的標準。如果把經典中的教訓與理論完全做到,你就是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沒有問題。
9 M& ^: F1 L( H
0 p( k1 l; Z# |9 z  經教是要實行的,不是光念的。如果沒有做到,念了也沒有用處。必須將經典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你就成佛了。 / g1 U) p' f  J: V+ c

2 d- V; f* }/ t& Q1 W  (節錄自淨空法師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於休士頓僑教中心講述之學佛答問)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 z7 a% Q( s" i! S4 h: ? 净空法师讲述  
! Z+ s6 j+ A9 G, J2 O2 j) R
' _/ @$ _* K8 c*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于休士顿侨教中心讲  ) V/ k7 f2 R6 g4 O

7 g. Q$ C  z. r* c   
" d- ]' y5 c+ n% Y: }' G' i& B
' [1 I1 _$ Q- O( _* d答问  
" y; ?8 @+ u& ]; c) \
' W1 k2 [4 [: j* l' B9 q6 A; _   1 C* w: b3 V5 }* O/ ?( U% b- m
0 D' t8 L/ a! L0 p$ X+ K5 Q# O. h
林处长、刘主任、诸位侨领、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 y, I9 @# |9 S: {. D6 K2 ^; z

* @: T* q. l# e+ f. ?# {3 l" J/ d# f1 w# H   
7 [$ o8 Q' @5 h% ?+ E. u6 c( g  B& `  E' x
净空今天有如此殊胜的缘分,与这么多有善缘之人,在异国的侨教中心相聚,来谈谈佛法,感到非常欢喜。佛法发源于古印度,公元六十七年正式传入中国,当时是汉明帝永平十年,至今将近两千年。在这两千年中,佛教确实与中国的教育、文化结合成一体,已经无法分开。可以说,我们所修学的佛法是中国佛法。  + l* I1 w! i) V+ \' z5 t) w
- n+ v& S: D2 e1 J0 c0 q
   ! H8 X0 q2 N) R. G5 _  P% ], Z/ [

  w; Y1 ~1 }* t4 {: p' c: R佛法究竟是什么,我们必须先要认识清楚。中国古人,无论在文字上,在言语上,都喜欢简单,所以一个名词中,其实省略很多。如果具足来说,‘佛教’即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而是教育。但是现代社会,无论国内国外,吾人所见之佛教已变成宗教。仔细观察,佛教还是学术,有不少人将佛法当作哲学研究。最近三、四十年来,佛门出现了一些妖魔鬼怪的pg,它们打著佛教的招牌,世间一般人误以为也是佛教。所以,佛教在现前社会中,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型态,必须辨别真伪。  . @- \) N& J  Q$ ~- c

" Y1 D& P8 p+ {   
& ~4 R4 I; v8 N! \, \3 E2 R# y, ^* s. z; ]. j- P2 W$ B
‘佛教是教育’,假如诸位冷静观察就明白。佛教徒对于佛陀称‘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是根本的老师,最初创教的老师。佛徒自称‘三宝弟子’,‘弟子’是学生。我们与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只有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没有。正如中国读书人尊称孔子为‘先师’,以他代表中国古代的老师。从称呼上就能明了它是教育,而非宗教。  % V8 r' H( J& e# ]0 P6 ?3 Z

/ K+ Z. g. o; n+ b1 M2 h" F1 `   ( `& z- g6 b6 {" V3 F+ o
3 L$ i( k- y: I4 s+ \' P
‘菩萨’是佛早年的学生,他们是我们的老学长,菩萨与我们是平辈。很多人看见出家人称‘和尚’,却不晓得其意义。‘和尚’是很尊贵的称呼,不能随便称的。‘和尚’是印度梵语的音译,译意是‘亲教师’。若没有这种关系,则不能称他和尚。亲教师就是亲自指导我的老师,就像现代学校里的指导教授。校长当然是亲教师,虽然校长没有上课,但整个教学理念是他筹划主持的,教员只是执行他的教学政策而已。所以,主持教学的人才有资格称‘和尚’。  ( B1 Q0 k& n$ y1 w( C% l0 u8 i

2 ~4 ]7 N, r) ]" w   
/ T- ]5 R: K9 r
, G# F8 y/ ~* k. H: m" q一般出家人称为‘法师’,就是学校里的老师,未必上过他的课。教导我的,才称他为阿阇黎(译为轨范师)。‘阿阇黎’是教我学习的老师。校长是主持教育政策的,称‘和尚’,一个道场就是一所学校,只有一位和尚。这些关系很清楚。  
" D" X# I+ U% c
# ~! H. z. G/ G6 p* N   1 N! g6 g8 C: P

% P# e0 ~! |% J( C& f+ u0 P从寺院名称也能了解它不是宗教。中国古代的专制,君权与相权还是分得很清楚,帝王对宰相非常尊重。宰相执行帝王的旨意,管理国家,就像现在的行政院长一样。宰相之下办事的一级单位称‘部’,首长是‘尚书’,现代称部长,‘侍郎’就是次长,左右两位侍郎,相当于政务次长与常务次长。另外直属于皇帝的一级单位称‘寺’,寺的长官称‘卿’。皇帝之下有九个寺,就是九个一级单位,称九卿。当时主管外交的,不归首相,而是皇帝亲自主管。外交部称为‘鸿胪寺’,‘鸿胪寺卿’即外交部长。  
' b# [7 \! ?0 B1 n, X8 _0 X7 \( o% ^8 v
   / \' A& @# T. z/ x% V3 O, K
/ Z( i1 d0 [5 @- A5 p: o
当时中国帝王派遣特使到西域(新疆葱岭一带),迎请印度高僧摩腾、竺法兰,带著佛像、经书来到中国。这是国家大事,始由鸿胪寺接待。这些法师与帝王大臣相处非常融洽,大家非常欢喜,王臣皆希望他们长住中国。  - m/ i4 N2 H  J! @# I
4 d4 K0 a1 G7 ]* T& n
   $ P  t5 t* F) v
* [; ^- b- K+ B+ s
佛陀教育在思想、方法、理论、修学上,与中国的儒家、道家很接近。可以说,中国的儒道讲纲领,而佛法讲细节,非常微细透彻,两者真是水乳交融。外交部是临时招待所,不能长住,于是正式增设一个单位,也称为‘寺’,于是汉明帝的政府就有十个寺。新成立的寺就专管佛教教育,称为‘白马寺’。当时首都在洛阳,‘洛阳白马寺’即是中国第一个佛教道场。实际上,寺是政府的办事机关,而不是庙,与宗教毫无关系。现代一般人将寺与庙合称,就与鬼神扯上关系,这是学佛必须辨别清楚的。  : T1 V: t4 S$ S& b, P

- T) {3 \7 W0 D! x   ( F3 M+ I3 |* C

. O0 E6 }! g! D* e7 L' q我们信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如果自己连这些也不清楚,就不能怪人家说我们是迷信,盲修瞎练。我接触佛法比起一般同学较为困难,若不是把真相搞清楚,我是不可能接受的。介绍我入佛门的是方东美教授,他为我讲哲学概要,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他说,‘佛经哲学才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修学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这两句话引入佛门的,以往从未想到佛法有这么好。过去总认为佛教是迷信,甚至不如基督教。我在学校念书时,曾经接近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我觉得佛教不如他们,没想到方先生的看法不一样。从此回头,专门找佛经看,逐渐了解,原来现在社会上的佛教并不是它本来面目。这才认识佛法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5 s) E1 f/ m) D: _3 B * L# z/ m5 q  S7 x! U$ c
) B5 ^& ?8 j9 e. N0 R# y& m3 V
  
5 t6 f9 j( C- F8 O# ^3 Y$ F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 r+ s9 W  v: W3 }  u" K3 @
0 o3 M: B% P) W$ l- I. I6 q2 [* K
--------------------------------------------------------------------------------
4 S5 O: Y2 J& G+ j/ I $ G; i; c7 j% f( G/ `4 ]; R3 e( q
2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3 [7 y8 G3 y0 b& |: l
   % J1 `8 A0 b; m( M
  
3 D- G8 e& w* M0 {! w2 m6 L, X: I! y   
3 |/ o; |" V. j" C7 E6 \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 P0 S& X; C. ~6 h  v% V  * n% R2 {; R6 h3 h7 T
--------------------------------------------------------------------------------
4 U7 v6 l: |" o8 l/ t$ p0 v  
+ w* U4 s3 D+ p7 G; H+ [! z2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6 Y6 m3 U4 R9 ~- z4 F- B  7 ~& j* {4 M! [" k- Y7 z
   
, T$ I' g( I2 l0 r2 }# X2 p- @, x1 t4 Z0 e# N$ }( N
儒家教育讲一世,始从胎教至慎终追远。佛家则讲过去、现在、未来,尤其理论与事实真相,与现代科学所发现的相当吻合。甚至现代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答案全在佛经里。可惜西方科学家没有机缘读到佛经,因为佛经目前尚无法译成西方文字。中国人得天独厚,古代译经的大德皆是了不起的人物,不但在佛法上真有修学,并且真的证果。‘证果’就是得到真实的受用。  
# b3 f$ `- Z' B! W9 D8 X6 H0 L7 G& g  Q3 D- `, z  ?
   
. A( o8 k  e7 A: ]3 |6 H7 `$ ^3 r, A7 O7 \( b& l1 Q
佛教教育的宗旨与目的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梵文音译,乃因尊重不翻。它是佛法修学最高的理想与目标,我们对它非常尊重,依旧用梵音,其意义是‘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法所求的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育。  
" E# @- \( Q  ^. d  p( x
- H4 X* k9 t; r2 `/ P' ^5 v% D   
, O  b8 M5 j5 U- t. l: K( |  q* H
‘觉’是觉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是自己。佛教导我们的,就是‘认识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若完全明了通达,称之为佛菩萨。若完全不明了,则称为凡夫。诸位想想,佛教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多么密切!世间没有任何事,能比这桩事与自己关系更密切了。智慧有上中下三等,佛教修学第一个阶段是‘正觉’;向上提升一层是‘正等正觉’;最高的是‘无上正等正觉’。佛门中这些名称,就像学校里的学位名称相同。现在大学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佛教也有三个学位。如果你得到‘正觉’,就称你为‘阿罗汉’。若你得到‘正等正觉’,就称你为‘菩萨’。若你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就称你为‘佛陀’。  
+ y0 H( K, f4 f- ^. N7 |) @8 R* M* s2 s6 C/ @* K$ _
   ) S& o* A  B/ E3 Q
! J7 w1 ]! e7 {' q0 d  h+ x
‘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学位的名称。佛教说,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应该成佛,如现代的博士学位,每个人都应拿到,所以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里,上帝只有一位,如美国总统只有一位,不可以人人都当总统。佛法是平等的,人人都成佛,人人都是菩萨。佛教导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众生体验觉悟的层次不相同,高低广狭不一样,所以菩萨有五十一个等级,小乘阿罗汉有四果、四向,八个等级,如学校读书,小学有八个年级,大乘佛法有五十一个年级。这是佛教的基本常识。  ; r' S- y; r# Y- K8 ^

# _5 [+ A  ?6 H   
/ V! O7 l: Q7 n0 m" C: a6 C, [9 N; D+ g2 V2 l5 S7 e9 C
佛法所修学的是智慧, 这种智慧与世间的智慧不一样。世间有很聪明的人,有很高的智慧,也有很强的能力,对于宇宙人生也有相当的觉悟,为什么不能称正觉?佛法的标准是觉悟之中如果尚有烦恼,则非正觉;觉悟必须断见思烦恼,才是‘正觉’。若还有是非人我、贪嗔痴慢,就不能成正觉。由此可知,阿罗汉的标准,必须断除是非人我与贪嗔痴慢,才能得到佛教‘正觉’的学位。  5 L/ W: f* m4 x/ c
6 C9 d4 [' F; S& T  l+ T
   
. \0 E, X3 J: b& w, ?) ?4 `* X8 j5 W$ E4 h/ a0 s
小乘四果四向八个位次,大乘五十一个位次,每个位次皆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它们有个绝对不变的标准,就是一定要随顺真性(真心、本性)。凡是符合此一方向目标,即是‘正知正见’,就是‘善’;若与此违背,就是‘不善’。因此,佛家讲善恶标准,起心动念为自己就是不善。因为‘正觉’须断除是非人我贪嗔痴慢;念念有‘我’,是非人我、贪嗔痴慢即从‘我’而生。‘我’是所有烦恼、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修学佛法首先须破‘我执’。  ! G" I! }" d& |" [( H

3 y) h2 G& m- B+ R$ B( o   / G0 ^8 s/ b9 ?* o1 o; n, s
* g' |5 s0 P3 K" y/ h
‘小乘’破我执,用功非常艰苦。‘大乘’破我执的方法巧妙,就是起心动念不想自己,而想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谋幸福,为一切众生服务,久而久之将自己忘了。‘大乘’大而化之的方法破我执,所以比‘小乘’高明太多了。世间人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没有我如何得了!其实没有我才得大自在,才得真正幸福美满。如果明了无我,则知原来尽虚空遍法界即是一个我。  
3 F' L* J8 T1 X8 ]
% V  B+ ^, x7 Z% e, N6 K/ C7 `. i   $ d  H. I/ C( P0 |) g
1 V, g, o/ `% W# O( n* B) i6 i7 b/ G
佛法讲慈悲,不讲爱。‘慈悲’就是爱护与关怀,是出自于真诚理智的,不是感情的。理性的爱,永远不会变;感情的爱,是很短暂的。现代社会,两人相爱得不得了,结婚了,过了不久,听说离婚了,可见那种爱是假的。学佛的人很明白,你对我说爱,对我怎么好,我知道皆是虚情假义,不是真的,不可以认真,否则你就吃亏上当。  
0 l6 e  B1 `, r1 a; r& E/ b: k
3 v4 \' e- A. C6 h2 ]# L& w' q + {) D/ F8 Z* b( V( J/ }7 g
  ; s! q- ^/ M) G# G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 u* |( Z5 p9 L 4 C  e0 h$ d: i+ y* q4 n
--------------------------------------------------------------------------------6 L( ?% B' X' K2 {0 s/ H
' L" @$ G! q% ?, c+ \
3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 o8 a0 I, Z+ c, Y
- t$ `& C6 Y: x; p   / C0 g$ [7 t+ z
. `* S! h2 l2 N: F( T/ S6 D
佛菩萨慈爱是真的,因为永远不会变。他是基于理智的,不是感情的,所以佛法的本质是智慧。学佛就是求智慧,明了它是智慧的教育,我们实在不能不学。  
1 [: }5 b: l1 y& @% u3 u# k& K& W  
$ p) U$ U# |; v- C1 O7 ]  " k+ a: O- ?1 W! C3 k) Q
   1 L+ O) `: E+ C  g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9 s9 v( E1 m% n. |- S0 _4 ~) J
  ) V- P# q$ @/ m( V' A
-------------------------------------------------------------------------------- - }5 i5 r7 _& }$ Z4 F
  % R) \" @( |( [4 E  r9 m
3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 D$ `- f$ Y) J4 z: Z  
9 W) ]- u# K- O" `8 B   " i3 |" W4 k8 o" U0 M

; e( G! ^% R  G4 Z6 [1 d5 {觉悟的人称作佛、菩萨、罗汉;不觉悟的人称为凡夫。凡夫与佛是平等的,差别在对于宇宙人生真相,一是觉,一是不觉,因而建立两个名称。我非常感激方老师,若没有他的指导,年轻时的我是很难信佛的。我学佛还不到一个月,有幸经敏亲王介绍,认识章嘉大师,他指导我三年。大师圆寂之后,隔年,由朱镜宙老居士介绍,认识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以后我跟他十年。我有好老师指导,没有走冤枉路,这是很难得的机缘,可遇不可求的缘分,使我在修学过程中没有遭遇困难与障碍。  
  ^$ `7 _4 D' c) S9 g" k7 B" d2 z1 L0 U+ o' j
   ; ^; ]4 g+ {7 W4 n& }3 y$ S
/ t+ B/ z1 C4 w
释迦牟尼佛于三千年前出现在世间,他的一生与中国孔夫子非常相似。唯一不同之处,夫子当时周游列国,想求一官半职为国家人民服务。他的目标纯正善良,但是当时的诸侯不敢用他,原因是他太聪明能干,若企图夺取政权,必定成功。不但夫子有过人的聪明智慧,且他的学生皆是干才,所以诸侯对他敬而远之,他只好回家乡办学。释迦牟尼佛与孔子完全相反,他生在王侯之家,舍弃从政的机会,完全从事教学工作。佛陀也是周游列国,到处讲经说法,一生从事于教学工作,传播智慧的教育。  
1 ]& B( r  H4 t* C
: X* {: @, p* j! F4 S) S, R   
( o$ }% {" V  S, W' S; ]/ p& w$ b( Y$ P0 `
佛陀四十九年所说的,不外‘戒、定、慧’三学。以‘智慧’为目的,‘戒、定’为手段。慧从定而生,没有定,那来的智慧。佛法传到中国之后,中国读书人对这一层更加重视,因为儒家也提倡定慧,没想到佛法讲得更透彻。‘定’就是清净心,儒家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的即是圆满智慧。佛法修学从‘戒’开始。五戒、十戒、菩萨戒、比丘戒,这些戒的意义狭小,不是佛的本意。  
0 z- E& U  q3 D% a6 v
1 T  E7 x$ b+ @8 L" `- N   / ~3 D7 K+ z1 \- x2 E
7 R" B' \* _+ G; z7 q8 f# g; y
此‘戒’指佛的‘教诫’,一切经论中对我们的教训,都是佛的教诫。‘持戒’就是守法。我们一定要‘遵守佛的教导与方法’,这些方法之目的是教我们得‘定’,得清净心,‘戒’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华严经》上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任何众生的智慧德能与佛没有两样。智慧是圆满的,现在、过去、未来,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知。佛说这是一切众生的本能。本来有这样的智慧德能,现在为什么没有了?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一语道破凡夫的病根。  6 W1 I/ C. s7 u4 P% ]7 C

3 B* ~; v- B( S- Z  e   5 j6 D- G. C, i" k- w6 h
* f/ V8 D& y' x3 j7 n1 W: J
我们的智慧、能力丧失,就是因为有‘妄想’、‘执著’。佛法讲‘二障’,两大障碍,‘二’是两大类,每一类都是无量无边。这两大类称为‘所知障’与‘烦恼障’。妄想演变成所知障;执著演变成烦恼障。我们有这么多的妄想与烦恼,是因长时累积的迷惑颠倒。佛所讲的一切方法,就是帮助我们舍离妄与烦恼,恢复清净心。‘清净心’是我们的‘真心’。清净心起作用就像镜子一样,所以佛经里比喻为‘大圆镜智’。‘圆’是圆满。这一面镜子将虚空法界照得清楚明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不是赞美的话,而是我们自己的本能。必定要依照佛教诫的方法去做,才能恢复本能。  
/ L2 r, a, C- [: w3 X4 l1 E" ?* a* M
& e8 T. |$ ?. r: E3 R+ ~, X2 P0 D   , r( d' S. U8 q2 P5 j( I

  D8 W; V6 x+ d  n  P1 p佛是过来人,佛对我们的帮助,就是把他的经验提供给我们参考。正如学校老师将自己所学习的与经验传授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加持与保佑,这才得真实受用。佛法实在是民主的、自由的,可以讨论与辩论的。经典里,常常看到学生与释迦牟尼佛辩论。所以佛法容许你打破沙锅问到底。佛法愈辩,理愈明了,才能真正生起信心。我们采取佛的方法,吸取他的经验,这样修学很省事。若自己摸索,则非常困难。别说是虚空,单讲现前社会,就像无数迷宫。若得一位有经验的人,很熟悉一切环境来领导我们,就方便很多。  
& I3 X) P6 j" L0 }1 U
9 P4 N8 M1 T: x! p0 Z2 Y0 Z5 m" ^# V
2 {2 C; _  P: q& M! k1 r  
/ {" P0 R! {4 g; ?' s- F# N  s: @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9 G8 y* s! |6 i( v: g

  U  C' n/ t( s7 `--------------------------------------------------------------------------------" X* I; x% j: Y; o
  @! \7 l9 ?6 L# O  m6 ~# l
4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 K: C. m( {) D; S0 m+ Z
, Q3 b7 m4 o3 g0 b$ p* H   9 q# u0 e1 I# _. V0 G
9 N1 d5 |% l( Q' @* x
佛法有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无量无边,但是方向、目的则是一个。禅宗修定,念佛也是修定。‘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学教的人修‘止观’,也是禅定。名称、方法不同,目标、方向是一致。唯有定才能开慧,定中开的智慧才是真智慧,所以慧不是外来的,是我们自性本具的。现在我们有障碍,智慧德能透不出来;只要除去障碍,本能立即恢复。也就是说,用‘禅定’的方法把‘妄想、分别、执著’除去。这桩事非常现实,‘妄想、分别、执著’少一分,智慧德能就长一分;少两分,智慧德能就增长两分。  
& g. `' i2 b; z& K# {  
) e' w# o& n3 R$ L+ }, G1 |5 X# |  
2 c8 D( i0 y) m1 m# h   
- m0 ~9 F" T9 Z$ x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 @' I9 K5 k% Z! u9 ~
  ! f) B( k; O! {! g6 I2 Q+ w! T+ r
--------------------------------------------------------------------------------
' y, t- \9 ^2 a, x# x, u9 b  9 Q, S" M: s( d
4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 ~8 x+ }: R( ~4 [7 L- F; }  
6 R. S+ [9 s5 r' u. W   - `0 h2 Q8 s* T% t) x
8 K$ G9 [1 N8 `7 Q! [. h) T$ F
世尊教我们从明师受戒,我感谢老师,老师的恩德超过父母,使我终身念念不忘。青年时代我对哲学很有兴趣,很想学习,方东美老师与我是同乡,于是我就写信给他,要求准许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他回信来,约我到他家面谈。他告诉我,现代学校里,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若到学校听课,定会大失所望。这几句话对我就像凉水浇头,当时我很失望很难过。方先生停了几分钟,很慈悲的告诉我,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小时课。我从方老师学哲学是这样学的,学生只有我一人,在他家客厅的小圆桌上课。十几年以后,我才明白老师当年的用心。我若到学校听课,一定认识很多老师和同学,一定听到很多不同的学说,这就会把我搞乱了。他这样单独的教导,教我学一家之言,使我得真实受用,心地清净,思路单纯,具足敬意。听不到别的学说,只听他一个人的,他对我负责。这种教学方式原来就是古人所谓的‘师承’。  " O5 Z) j  d: f0 Q; u
2 j6 S/ e+ ~& `# l$ R+ p
   
0 ^+ \+ [& ?2 N4 y3 p+ _; T; L/ Y4 Y5 I+ m
我接触佛法之后,遇到章嘉大师,他也用这种方式教我,我跟他三年。章嘉大师是密宗的大德,虽然我没有学密,但密法的常识却很丰富,我的佛学根底是他奠定的。以后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直截了当对我提出三项条件,非常苛刻。第一、从今天起,你只可听我一个人的讲经,任何法师大德讲经说法,都不准听。第二、不管你看什么书,佛经或世间书,没有经过他同意,一律不准看。第三、你以前所学的皆作废,入我门中一切须从头学起。  
+ Z+ f( q( k' h+ L. ]- b1 J2 t3 [9 v2 I) X
   
' Q. t2 r: {) p8 z$ g
, }. \' b) a8 C) G  R3 v8 F我当时听了,感觉老师似乎目中无人;最后想想,还是接受了。这就是古代的‘师承’,方老师、章嘉大师,与李老师的方式是相同的,只是没说出来。而李老师则说出对学生的要求,非经许可不能看,非经许可不能听。不但学生在其指导下收视返听,即所见闻均在其观察之中,应机施教,契机契理事半功倍。我遵守他的教导,三个月后就见效果,心里妄念少,烦恼少了,智慧渐长。看事情或听人讲话,比从前清楚,感觉不一样了。六个月之后,我对老师的教诲更加佩服。  
4 ]3 B( |3 X. b  i+ g: I
7 L+ g: j+ T8 Q( F8 f' r   ' m+ B* c* o$ H# D
5 g) C% \; m. g0 Y% `
中国古代学佛拜师须‘五年学戒’,这不是学别的戒律,就是要听老师的教诫,完全依照老师的指导去做。若不听话,不合作,老师就没有办法教你。学生须百分之百服从老师,真正敬仰老师;老师则对学生爱护倍至。一位肯听话,又未经染污的学生是最可贵的。方东美先生比喻说,传承是希望学生像一张白纸,譬如作画,随心所欲。若是一张遭严重污染,不干净的纸张,再好的画家也没有办法作画。  
5 r- {1 }, Y) U- C
9 b" Y7 l! c/ k0 k   3 B) R0 |1 @1 D6 a! h
& {8 c" D1 E% t9 v" `+ V
学佛的目的是使人开智慧,必须修清净心。现代社会里最大的魔障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这些东西决定染污心性。我常劝人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什么都不要看。心中什么事都没有,日日天下太平,则生活愉快开心,心地清净。清净心接触事物,比别人看得深远,因为定心就是智慧。佛法修学的枢纽就是‘定’,在净宗而言就是‘清净心’。  
3 ^* n& J3 O+ v. T* n! K
0 J6 I" n* \4 x6 Y; s/ ~! z1 T   # Q" X$ P6 I3 ]7 N" P  M

+ X* Y7 |! A$ H# R8 m# h《无量寿经》经题,就教我们‘清净、平等、觉’。‘念佛’就是修清净平等觉,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我们念这句佛号,就要想到自己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一而三,三而一,果然得清净,则平等觉必同时得到。不觉、心决定不平等;人心不平等,决定不清净。这好比此处讲堂有三个门,没有进入时是三个门,进入时则三个都得到了。由此可知,法门虽多,殊途同归。就像诸位从四面八方到这个讲堂来,最后就剩三个门,从任一门都能进来。  
3 c. u  C- {5 @9 M- N* U " u% {; P  l" @3 v/ f- o  S5 S
) _3 |& j7 u2 l" [, [+ K& F
  
5 w$ j: @4 y2 g8 U2 \' y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9 T! L2 N+ J6 S

) c$ d, D9 z1 P$ J1 Y$ y5 X  u--------------------------------------------------------------------------------$ I6 W. \0 ^! b: U: f$ `* H
# P. i% a$ F; I4 s0 Q8 l
5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 @9 ^$ a& z! x1 ~) k+ }3 d4 B4 y% u* d

6 g& X# j# Y9 G" w% m- a7 _   
) h3 L9 z4 p# [' ^% C
/ j6 O, D$ r. C8 y' i/ W中国佛法有十个宗派,除两个小乘宗派已经没落,大乘佛法有八个宗。禅宗、性宗从‘觉’门入,要求大澈大悟,明心见性。一般而言,中下根性的人没有这等悟性,所以参禅要上根利智,有高度的智慧,心地很清净才行。如果不是这等根性,必须学教,就从教下入。如天台宗、贤首宗、法相宗、三论宗,都是从经教入门。经教就是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教训,修正自己错误的见解、思想、行为。所以是从正知正见,‘正’门入。一般人都可以学,但是时间很长,好像读书,小学、中学、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每提升一级,有一级的受用。‘净’门则著重修清净心。净土宗、密宗皆从‘净’门入,以修清净心为主。  
, M+ H' o# d, f8 F; O: ~  
5 e6 J0 t+ b' o+ S  
8 W  @' l0 g, {7 G" F   
# X9 I( T/ t7 Y; p! f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 b. \- g& b7 S# z7 @9 X- B) `  " j% D2 o$ Q' k  C, |
--------------------------------------------------------------------------------
7 N5 p9 h. G5 @# P8 ?, t4 J  & H8 A. {' b# J" N3 F( v( g9 U% r4 ]
5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3 ?, S- C" m5 Y3 }- k  4 q7 ]/ [4 A- g2 G* C- A: E+ l6 A
   
% K1 L6 t2 y- |7 X; Y$ }
2 z9 s( B1 \9 L/ W净宗确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任何人都能修成功。密宗是高度的清净心,成就很难。净宗与密宗修净的差别,净宗是离开染污修清净心,所以容易成就;密宗就是在染污境界里修清净心,即染污而不染污,自然对凡夫是太难了。密宗相当于佛教的研究所,若没有大学基础则学不成。  % M: k, J9 q2 ]6 d

+ V- G7 Y/ I9 F: C" w  {   & h1 e& g5 b1 I  U0 K5 p* T7 U

- f7 V6 r# S% s& X章嘉大师是中国边疆四大喇嘛之一。(外蒙古是哲布尊丹巴,内蒙古是章嘉;前藏是达赖,后藏是班禅)。他教我学佛从持戒学起,从戒定慧学起。他没有传咒术,也没有教我密法,因为我的程度不够,必须先培养基础。没有得到清净心,不能学密。一般经论上讲,八地菩萨才能学密。旁听也要有程度,最低限度是大学毕业,还不能当正式生。换句话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圆教初住菩萨,才有能力当旁听生。  
" c3 d& Z* C- `7 U
/ r$ C$ o, k! S% i' j   
7 u+ v2 a8 @  Z' C
! d' Q4 @1 {+ H0 L/ l. q8 r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佛法说的‘慧’不是教人从读书、研究而得的;那是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自性’起用,的确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自性本来具足无量智慧德能,这是人人自性本来具足的宝藏,须懂得开发。开发的方法是‘孝敬’,这是‘性德’,用性德开发自性的宝藏。佛法讲‘大圆满’,即是孝道。如何能达到大圆满?孝亲尊师,师道是方法,孝道是目的。  4 L1 {  ]8 N; [

! c. I. W/ K0 ]/ `4 C   3 V$ L( a9 {3 k, W
7 L! [, t$ ~6 v
佛菩萨示现不一定是出家的身分,《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佛菩萨,示现出家身分的只有五位,其余都是在家的佛菩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皆是在本分行业中,修觉正净而成佛的。佛就是觉、正、净。佛法是什么?我简单从佛的教义里归纳了十条,‘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条是佛心。如果我们的心做到,就成佛了。‘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四条纲领是佛菩萨的行为,必须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佛菩萨的心,佛菩萨的行,末后‘念佛’一条是总归结。就是念前面九条,时常记住这九条,依照这九条去做。正在做时就是菩萨;真正做到圆满,就成佛了。‘菩萨’是学生天天在学习;‘佛’是成就,智德圆满的尊称。果然照这样做,即是真菩萨,不一定要受菩萨戒。若受了菩萨戒而做不到,即是假菩萨。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  
# l& c' X3 B: h
6 }" }+ ]& J) q" n$ h! N. g* s1 k   ! G, y, `* e- t+ O3 x
# E. O6 ?! X$ _5 J! l  {% R3 n
学佛的总目标是‘大圆满’,诸佛菩萨在各行各业为世间人作模范。学佛的人是一切人的好榜样,佛化家庭是一切家庭的好榜样,这一家人在圆满智慧中生活,所以是最美满,最幸福的。若是学生,则学业、品德、身体健康皆是同学的模范,样样都好,这才是学佛。若经商开店则是一切商人的榜样。所以,佛法里没有第二,样样第一。  
9 Z# o0 c4 ]: i" ]$ D
6 r' L# e- D) ^: `   
; O) N3 L5 B: B; w  _# K+ _1 t, H" l* I% {+ e' G+ O4 o
五十三参里的佛菩萨,有作国王、作大臣的,文武百官、各行各业都有。这才晓得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涵盖一切法,超越国家、超越种族、超越宗教信仰的界限。五十三参中的胜热婆罗门、遍行外道,皆是宗教领袖,皆是菩萨。佛法不是宗教,否则别的宗教就不来学佛。佛法是教育,所以没有宗教的界限,任何宗教师徒,皆应当修学真实智慧的教育。  
* [5 v7 ~1 S$ Z) Q ) d8 @( h- d) i6 p# {  B/ F! E

+ l/ Y& A/ l( N4 h( w  
, j, L9 H/ R- V: G; B# `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 O$ F# ^5 P( ]
3 l6 \) [" l7 H. }& c0 [5 n+ z, }& S) y--------------------------------------------------------------------------------
) P" ?$ G) j( G+ v. H 5 C- t& I7 w! Y* u
6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5 J0 a3 |$ ~! a3 ]' K( G
  R+ }1 w* i, Z  l" b3 J   9 A( m" T  C& R: h3 I

2 ?8 Z) m6 [8 L. Y% j9 J4 T3 v一九六七年,辅仁大学请我讲演,机缘非常殊胜。辅大是天主教学校,那一天有十几位神父坐在前两排,我就劝这些神父学佛,皈依三宝。我告诉他们,你们是上帝的好儿女,你们学佛,上帝不会反对,因为佛是老师。好比学校的学生,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你们若依最有智慧的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深信天父圣母也很喜欢。佛陀的圆满智慧是来自究竟的离相离念,真实不虚,是自性本能的德用,我们相应修学。我与辅大结的缘很深,以后亚洲主教团,在多玛士修道院主办‘东亚精神生活研究所’,罗光主教请我讲授佛教精神生活。所以,我还有一些神父与修女的学生,他们对我的印象很好,彼此没有界限。  + j4 k1 Y) u, o. Y# o
( G4 \5 m# t) G! m4 `
   0 r$ ^. G( T( X* L2 J( N5 y7 f. f
# F/ Q/ S% [. ^; V0 U; b8 n! N& x2 d
今年二月一日,我参加澳洲昆士兰省少数民族事务局主办的多元文化论坛,共有十四个宗教团体参加。局长Mr.Uri Themal,OAM请我讲演,我非常高兴的把佛教介绍给他们,期望世界上每个宗教都能互助合作。我们在异中求同,从相同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共同谋求社会安全与繁荣。我讲演之后,所有的宗教领袖都非常欢迎,我也正式成为他们论坛的一员。此论坛每月聚会一次,负责人是Mr.Uri Themal,OAM局长。他希望突破种种界限,挽救社会,谋求世界和平,此人即是犹太教的佛菩萨,有智慧,心胸大,眼光远,很难得。与会的宗教领袖们,岂非佛菩萨应化,令人敬服,我向他们致最高的敬意。我希望此论坛能普及整个澳洲,然后推行至世界各国,对于世界和平安定繁荣决定有帮助。  4 [' n) `5 z# \9 }8 p5 C
  $ t  Q' C( n! ^
  
, F2 h# l% z3 u  m& }: \   
) C$ q% y. H7 |5 E/ a. e5 l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 W5 T4 l, v) ?$ W/ w9 O  6 V6 ]" m/ J$ J! J) o( ?5 O
--------------------------------------------------------------------------------
% `! e  j+ y5 |- g( W1 ~. M  |7 p' k' S  * c  r" m! a/ Z; |9 k2 m; Y
6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 N' O- W/ w* M5 I3 b  
! m) S% x: U2 n' c. w4 w; o/ y   
' U/ z6 k; y) P, s1 S7 f0 f( E! a1 m8 W
佛法的修学,必须落实在生活上,也就是我们要如何做到孝亲尊师。佛教导给我们的方法太多了,每部经论中都讲得很具体。修学净宗的,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净宗的经论最少,主要就这三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3 Z; \" t% K0 R: O3 t$ J$ k* [+ ]

6 s( a9 T$ r: W" [   3 Y% O. F4 c/ o0 `6 v; X
) K( p+ Y1 z  }" j  p8 G
净宗三经一论,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观经》讲的‘三福’。佛法提倡‘福慧双修’。学佛的人不能没有福德,须靠自己修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是人天福德。向上提升就进入佛法,所以佛法是以此为基础。做不到这四条,连世间好人的标准都达不到,如何能学佛,如何能为广大群众作典型!‘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福德。再往上提升就是菩萨福德,‘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十一句必须落实在生活上,每句含义深广无尽,可以涵盖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  
; b5 R6 O: Z) ?2 l, D. d( ?4 O% D; A+ d. A
   
, x4 J2 v# L$ v) f/ h% f% M+ N7 ~( M+ t- q
佛法自始至终,就是说一‘孝’字。中国大乘佛法表法的四大名山与四大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表孝敬、普陀山观音菩萨表慈悲、五台山文殊菩萨表智慧、峨嵋山普贤菩萨表实践。这四大菩萨代表整个佛法修学的四大纲领。从地藏开始学起,地是一切众生生存的根本。大地养育众生,含藏无尽的宝藏,佛以它比喻‘心地’。我们的真心本性本来具足无量的智慧、德能、才艺,必须晓得开发,才得受用。地藏菩萨教我们孝亲尊师,即能开启自性的宝藏。  
$ T3 P* B0 [6 S: a) U9 t2 J9 E9 h; d1 D
   . }+ l- C/ a7 [$ i  T! h

2 ]$ l9 E2 h, |/ F9 f孝亲的范围很广,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除了养父母之身,也要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心,让父母常生欢喜快乐,才是尽孝。父母期望我们成圣、成贤,希望我们在社会上作好人,为社会大众造福。如果我们做不好,就是不孝。从小处看,童年作学生的,功课不好,使父母操心、失望,即是不孝。在学校里,品德不好,不孝;身体不好也是不孝;不敬老师也不孝;不能与同学相处也不孝。成年之后踏进社会,不服从长官领导,令父母忧心,即是不孝;不能与同僚互助合作,不孝;不能善待部下,也是不孝。由此可知孝道之广大,即是佛法中所说的尽虚空遍法界,唯一孝道而已矣。佛门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的孝道就不圆满;必须突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圆满大觉成佛,孝道才圆满。从初学直至成佛,彻始彻终,唯尽孝道而已。老师教导我们如何成就圆满大孝的恩德很大,焉得不敬!  0 {8 o4 {( J* f5 s8 W3 V" I  y
' n" J" Q/ k: l9 d
( u+ H4 w# c( C/ I$ c7 @/ }
  
1 V; R) ^9 s3 C1 q( p, ^0 e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 T- B) v$ [$ b6 y
" l; P. _' N# N
--------------------------------------------------------------------------------. F3 G. F2 z! x; a5 Q

5 F% m/ J8 H) y' Q5 }, x7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5 Z* D* _8 E) Q# v. y% e+ d
" X6 F$ r" X+ f" j6 t   " ]1 Q3 `# z; n! Y
& y$ O* B- t' Y. d8 I+ L$ g
中国文字是充满智慧的符号。‘孝’字在六书中属‘会意’,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它的意义是标明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外国人讲‘代沟’,有代沟就是不孝。有外国人问我,中国人何以祭祀几千年前,连面都未见过的老祖宗,这是他们想不通的。‘孝’字表示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个整体;外国人没有这种观念。尽虚空遍法界原是一体的,这才是‘孝道’的理体。  6 {  ~' f$ }9 Z% I6 x. F6 @
8 i$ K0 Y; l" i
   + B  k& i6 ]6 d' W( p
5 W" L, k7 g+ p4 X0 Y: i
佛菩萨帮助一切众生是无条件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的确是一体。我的邻居与我很近,邻居的另一边又是邻居,邻居的邻居就普及到全世界,整个世界是一体。这个世界再延伸至其他星球,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何况虚空世界皆是自性所现之物。还谈什么条件!所以佛菩萨的关怀与爱护是‘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没有条件的。我们尽自己一点绵薄的能力,帮助一切大众认识佛法,修学佛法,得佛法真实的利益,须尽心尽力做,没有任何条件,应该这样做;不这样做就是不孝,就不是佛陀的学生。  * M7 q8 P8 K, u; U) Q' v" {8 u
- r- w  w, t, ~! J' F) L
   5 |  b# `$ J9 d
; S. d2 {0 v0 A/ T1 ~+ M
现代人心理、思想、见解、精神、身体遭受到严重的污染,所以产生许多奇怪的疾病。疾病的根源就是污染,如果身心清净,决定不会生病,决定不会衰老。不老、不病是真实的幸福,只要依照佛法的理论方法修学,确实可以做到。  ( t% i: G% Y* d# K' `; H+ S

( B' X$ _( h6 J" y8 P9 {2 x   % X! d* j' f" w7 M6 _6 O- F7 K' P- a

& g) Z7 x, B3 `( G+ z" X9 g8 }# O* m譬如,李老师九十五岁时还不需要人伺候,眼睛明亮,音声洪亮,讲经说法有四、五百听众,自己烧饭洗衣服,不需要人照顾他。一般人以为他好辛苦,他的身体健康,与年轻人一样,这是真正幸福。若有人伺候,表示体能衰退,需要人照顾。他到最后两年才接受学生照顾,九十七岁往生。我估计他应当可以活到一百三十岁,他提前走了,当然别有因缘。身心清净,百病不生。  + ^) c& M$ _8 m: p, p" S/ g
  # V1 [) K* i* l1 E  I
  
" w0 ^: _$ ]1 Q6 ~7 `   ; d9 d+ D- A6 O+ b2 ^8 x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 Z. I( s+ X2 @9 g- H
  ; d: ]- K) o7 {2 w" W% @! Z
--------------------------------------------------------------------------------
* }2 z3 V4 M$ ^) s  
- Q; R; O6 I! M/ [7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 X, [4 Y) u8 S8 [  
3 l! H1 |  H# {) I+ ]* Z0 X- a: o   $ K4 L& L: e! v1 \

( @! y- K: @+ I7 j7 G现代饮食都有毒,慈悲心可解毒;心地真正慈悲,什么样的剧毒都能化解。佛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清净平等慈悲,身体自然健康。  
5 W3 x9 v) W6 X6 f, F/ v/ ~2 `9 I9 u/ ?: I4 y4 M- ~& K- \0 O$ \
   
; I" o0 j" f* f1 h8 U* f+ l* e/ X( D% q( `% P- b+ {1 i4 e% F% Z+ t
我们见到不少退休的老人,他退休不过两年,就好像老了二十年似的。为什么?因为他退休了,每日常想‘我老了,没有用了’,天天想老,身体就很快老化了。老了就有病,于是一身都是病。再回忆过去的李老师,每天只想到讲经说法,思惟经义,没想到老,也没想到病,所以他就不老不病。心清净,身清净,环境自然就清净。身心清净,确实不容易衰老,也不会生病。生病也不必找医生,不必吃药。药也有副作用,药都是毒药。一切诸法,无非一心,一心即是清净心。清净心是真实智慧、健康长寿、一切德能、圆满幸福的根本。  / q7 [5 _& E" @6 P0 G' s5 `

  k7 E$ b4 ~" S% m5 a   
8 i/ z, s) w& i: O
, j) E" {* l7 T& A" b7 f) f) v' M: L佛门常讲的‘大总持法门’,也就是整个佛教教学的中心纲领,此即‘孝道’。所以,学佛从‘孝亲’学起,然后把孝道发扬光大。佛教导我们孝顺一切众生。慈悲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地藏菩萨的发扬光大。我们拜观音菩萨,是学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自己即是观音菩萨。大慈悲心,连剧毒都能化解,能消灾免难。若自私自利,天天向观音菩萨磕头祷告,供一些香花水果,希望他保佑自己消灾免难,这种行为是有罪过的。因为形同贿赂,把观音菩萨看成贪官污吏,还以为自己天天拜观音,为什么菩萨不保佑,其实你是天天在侮辱观音菩萨。  0 ^6 b5 o2 \- ^+ g* O1 g# O. @
0 B' j" m: s9 W: C& R& e: y
   
. \: t; z6 {' h( u) r
* C7 I2 J* S, h  F  r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做早晚课,如同佛菩萨在自己面前,发愿遵守佛菩萨的教训。早课是提醒自己,不能忘记佛的教训,今天一天要依教奉行。晚课是检点反省,今天有没有遵照佛的教训去做,有则嘉勉,无则改进,力求自新。这样做早晚课,就有利益。若早晨把经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晚上再念一遍给他听,与自己的生活行为毫不相关,自以为我是好佛教徒,这么多年来一堂功课都没缺,其实造作的罪过不小。泥塑木雕的佛像,早晨骗他一次,晚上又骗他一次,一年到头天天骗,如何得了?学佛是学个明白人,千万不可做这种糊涂事!早晚功课是学佛基本的课程,必须天天提醒自己,天天反省改进。  3 g$ _. N% F) ?  S

9 p) M% z% O& |5 r8 x 5 _  [# V% V! r# \
  ; K/ i+ q% s- v$ A9 z) D; A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 W1 j' s1 J$ }* h7 E( ^; J . [" i2 a5 A: T- M' i6 o
--------------------------------------------------------------------------------
, A& y; j( X/ S# m1 A. G" g
6 N4 q! n' o* {+ T8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 Y& R/ `9 `. B: c  k! J+ i" Z% z

$ l' t. L9 n6 t, l% t   2 Y$ P( \1 }* h: f: X$ g. c* d: D

8 s8 b! ^5 t% g; V6 p* X反省是改过自新,改过自新就是忏悔。拜《梁皇忏》、拜《水忏》不一定是忏悔。拜了之后,须知依教奉行,改过自新,才能消除业障。许多同修学佛很多年,得不到佛法利益,原因即是观念、行为发生错误。中国人常讲,‘光宗耀祖、光耀门楣’,意思就是我们所作所为必定是别人的典范,让别人生起恭敬心、仰慕心,向我们学习、效法,这样才是奉行孝道,才是佛陀真正的弟子。  
. ?0 M4 A9 S$ [8 P7 c# |; o0 o+ W- U4 f. H5 u9 l. C# D" |: J. w" H- }
   
* G. b' u3 h0 `, O# F
* S: b9 F" v+ n佛法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慈悲、方便,若不是以理智为基础,慈悲就变成祸害,方便就变成下流了,所以一定要有文殊菩萨的智慧与理性。佛法的慈悲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将‘孝顺、慈悲、理智’完全落实在生活上,则举手低头、一一法中,无不是圆满具足。穿衣里具足孝亲、慈悲、理智,吃饭里也具足孝亲、慈悲、理智,这就是普贤行愿。普贤菩萨代表实践,代表力行。把理论、方法落实在生活上,点点滴滴都做得圆圆满满。这才是佛教四大菩萨教导众生,修学大乘的四大纲领。  9 F' z# a. I9 }2 Z
; j- I* z2 x! F8 C2 X
     H3 t+ D% {( k3 ]% [/ z
/ W3 h3 K6 d5 r! r8 F2 f7 `
佛教寺院本是学校,佛教教学提倡艺术化,美术、音乐、雕塑,乃至于建筑,都含有很深的教学意义,确实达到大圆满,充分显示教学旨趣。佛教是将博物馆与学校结合在一起,让人进入山门,一句话都不必说,佛陀所教导的,我们都能体会明白了。  
6 X9 x$ l0 Z' q* ?  I. ?* [6 x8 @; J6 l8 H2 j
   1 j+ }3 R9 e& D& ^5 [9 _

9 n3 n; f3 o3 w+ }/ x正规的佛教道场建筑,进门第一座建筑是天王殿,供奉护法神。大殿当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两旁是四大天王。弥勒菩萨是中国宋朝布袋和尚的造像,使人入门第一眼就看到他。他笑咪咪的、肚子很大,代表进入佛门的条件。第一要笑脸迎人。第二要有肚量,能包容。具足这两个条件,才有资格入佛门做佛的学生。佛教是教育,佛菩萨造像代表所教的宗旨义趣,不能当成神明看待。弥勒菩萨教我们‘生平等心,成喜悦相’,才能进入佛门。  ) \: W# ]7 F& Q% U) w, H
  
, `5 W  G6 |& d$ i0 G  
) n+ a9 S+ c8 v/ g: e( ?   ! P. U& o3 c1 d4 S7 m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C% ^+ n! f$ o  U  v3 ^4 i  
% x$ e# Z- Y) C7 L-------------------------------------------------------------------------------- 7 o% G  D+ U$ R- q0 [% |% A' |3 ^
  
( J3 L: z" |! C8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 ]# w# i( K, c/ o; a0 E3 A( z; o  # e9 H' V4 @' n0 o
   
1 M* {1 w5 M8 Z8 q6 S" @
/ d( z/ X9 n6 \$ [) }7 _+ e- ?6 O; ~# {四大天王是护法神,是佛教导我们,如何善护自己的心行。‘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教导我们要尽自己的本分与义务,要讲求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天王手上拿的琵琶代表做任何事须知缓急适中,不能过分。儒家讲中庸,佛家讲中道。我们学会了,就是护自己的法。以这种态度与精神做人、办事,没有做不好的。  
& U* |1 ]) y' h" V$ G& _3 R* O8 Z; y7 |: O( a
   * H) Q; v- `6 c( p

  x3 k& v4 f: A9 |! Q& z" j3 f‘南方增长天王’,代表求进步。儒家讲日日新,佛法讲精进。不进则退,时代永远在进步,这是法则。无论道德、学问、技能、才艺,乃至生活品质,都要逐渐提升,所以佛法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天王手中的剑代表智慧。求进步必定要靠高度的智慧。  
8 y" I  z9 l9 B5 l. _: A. g! Y8 d" ^9 t3 T
   
1 D' s  M: C8 {) L
6 `, \# ]5 e  Y% S1 R9 X( h" m‘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代表‘方法’。如何能使自己的智慧增长,尽分尽职,做人做事皆得圆满?这两位天王教我们‘多看’、‘多听’,才能增长智慧德能。这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讲‘考察’、‘观光’,增长自己的学问、技术,取人之长,舍人之短,以建设自己的社会、国家。广目天王手上拿著一条龙或蛇,代表变化。社会上人情事物变化多端,要我们仔细观察,掌握机先。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著一把伞,代表防止污染,特别是见闻中,不为邪知见所污染。  ( L/ N, ]3 C4 u
9 z. o1 g7 b/ L( k& m
   : W# R7 m. d7 j. A5 z) \- ~
- z3 e5 B$ Z  P4 Z2 d: g6 l* t7 Q
佛教用艺术表法的方式,很广泛、很普遍,令人见到这些佛菩萨形像、音乐、种种供具,即知其教学旨义,而佛法的教育圆摄其中。每一尊佛菩萨像,皆代表教育意义,他们的造形、手上拿的道具,皆有很深的学问。很多人不明了,以为佛教是泛神教,多神教,低级宗教。你说冤枉不冤枉!  , `% c" j0 ~5 h& Y& p! t

7 n& \6 t% f+ W6 D   
/ O( N, S! T3 P/ F) K! G
# j: t* [' x( ^3 O0 j9 k0 f佛法的内涵无尽的深广,说之不尽,其法味无穷。若能澈悟,则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皆有很大的帮助,令人真正获得大圆满。佛教确实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宗教,无所不包,是一门非常圆满的教育。我们有责任宣扬,愿将如此良好的教育向世界大众介绍。在经论里,佛时时叮咛嘱咐,‘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意甚深,其心良苦!愿与我同会诸位大德善友,善体此意共勉之。净空在此致最敬意,并祈诸位大德多多惠予指教,谢谢!  * B8 i8 D0 r% Q0 C* M

/ ?0 E; ]6 x, F# I & [7 ]) g9 `+ Q6 P, C
  
  r, w$ S$ E1 g9 x: r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2 k4 h$ |, D# ]- k. C8 C  b/ C+ }
: s( X" @0 y4 Q2 _1 m$ v
--------------------------------------------------------------------------------
3 G, q" u5 I, W
' C" j8 {1 l, Q) [' f/ o# M9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 t0 q6 A0 ~& e2 w
+ S/ a; ~* a, `% y4 O
     T0 @  X& a9 S  H* k4 G- ]

5 b; d  A8 C4 w! ^& J: N( `0 I4 y1 N答问  
  @3 D: r* p' d; ~* p
* G; l) X6 o- F+ `5 Y# T0 A   
$ l+ Z6 z7 n& }) G0 c7 E
8 j0 Y) }' l: j/ ~; x( b问:家庭主妇,天天烧饭、洗衣,如何才能不起烦恼心?  2 \. @* g2 P( ^4 y0 j

1 S+ Q/ y0 Q: ~   
4 I+ f/ R* P$ {; i3 L, p' x- A6 U. r2 m" U3 m" x
答: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尤其是家庭主妇,好像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许多人都觉得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凡夫观念中执著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愈想烦恼就愈多。若学菩萨道,发大誓愿要普度众生,他的想法看法就不一样了。  1 d( O' |1 B' R( Z% j% P, X
( h% s! L/ @# p7 w, n
   $ e* w  B! U9 P
9 C* A" E1 j6 [) R" @
行菩萨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罗蜜’。主妇菩萨在家庭里为一家人服务,就是修布施波罗蜜。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指在外面赚钱,供养一家人生活。内财是用自己的体力、智慧为一家人服务。在家事里做出圆满的三种布施。你将家事整理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使家人生活舒适,让邻居羡慕,这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厌的做,即是‘忍辱波罗蜜’。每天还要改进,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进波罗蜜’。虽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即是‘禅定波罗蜜’。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满,是‘般若波罗蜜’。于是觉了,原来菩萨的六波罗蜜,即从擦桌子、扫地、洗衣、煮饭圆圆满满的成就。这就是《华严经》上善财童子所表演的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4 [" ~8 R3 H& x7 E6 ]% O- n+ ]) V( J* ~8 c1 m) Q# w
   
' l1 V0 B8 E1 k  x7 }% O) I& f7 k+ _9 f( O
你将家事做好了,即是作世间所有主妇的榜样,一切家庭的榜样。这就能度邻里,推展开就能影响社会、国家、世界,乃至尽虚空遍法界。这才晓得菩萨在家里扫地、擦桌子、煮饭、洗衣,原来是在做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愿大行。这是学佛、是正念、是诸法实相。若能如是观,则法喜充满,如何会起烦恼!佛法的修学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不落实在生活中则没用。若明白这一点,以此类推,在公司上班,也是修六波罗蜜。菩萨在各行各业、示现男女老少,各种不同的身分,修学即是本分生活,平等不二,皆是第一,没有第二。  
# S: d7 a) n; e* S  + L* N  ?( }3 S0 q1 ^
  9 r" |! ]8 A0 h# J
   * @7 }8 \% r" J- n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 e9 u7 D! \( J# v& c7 {" K3 V' t
  ) q1 {4 L0 j0 l1 N5 j. G7 }+ `
--------------------------------------------------------------------------------
/ I' n9 l1 S9 C  
1 U+ C& a4 A6 g3 J% O, I9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 ?) h% t6 S+ s  @! K; W  9 R7 p" K) H9 ~) c) w
   
8 a% q. [$ M3 K3 ^. N  @
% R- O& M- {( S问:信基督教及别的宗教以后,有机会了解佛法,这样子会不会违背耶稣基督?  
( y8 O8 l5 v: {$ D7 O
& k3 q6 \6 {% ]  O  F" d, h3 C   
( w! i- \! p% e+ N
4 T6 q& F( {8 ?' x* f  ^答:决定不会。耶稣基督见到你学佛行菩萨道,必然也非常欢喜,因为你的生活更充实、更圆满。早年我在多玛斯修道院教学,学院安排我讲授佛教精神生活。学生皆是神父与修女,程度都很高。他们是研究生,必须是大学毕业,然后读三年神学院,才被选进这个研究所。那时我为他们讲授佛学课程,我觉得机缘可惜,如果聘请我讲他们的经典,我想学生得的受用就更大。佛法是智慧,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若真正有智慧,心地清净,无有一法不是佛法。基督教也是佛法,天主教也是佛法,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智慧之法,所以不要将佛法看成宗教。  
; a  G8 Q1 ~" K) |3 |' N; q0 h" Y( u. r4 ]& ~
   5 \" u7 I/ U' ?3 J) {) l0 @: K5 z

; p7 T/ }" |5 @# l  w上帝也是佛,佛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上帝是众生,上帝有佛性,当然成佛,这是一定的道理。  
+ d+ f% D. q* v* i. f4 T1 V4 I& o: x" g9 Z; n9 ~6 W4 K
   0 Z6 ~0 o; {- o: x, E* g7 U

9 K; D3 W2 C" C' M问:现代生活步调非常快,如何将步调减缓?如何减少烦恼?  
  z8 K/ n8 p8 V7 @$ L' K9 M
! o% M1 Z) f& k; J   : l* k# m/ s- M$ L6 b+ n
5 ]' w! Q$ l2 K$ \5 E" I$ `6 v) E
答:发菩提心,修菩萨道,问题就少了。最具体的方法是不看电视、报纸、杂志,你在家修行六波罗蜜。与自己生活行业有关的资讯,可以知道,可以接受;与工作没有关系的事,不须操心。这样就日日天下太平,自在快乐!因此必须放下与自己生活不相干的事物。中国古人常讲,‘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身心清净,清净心生智慧。当别人向你请教时,有智慧则能为人解答疑难。  
! b0 O1 ^1 y# i$ o% `
3 m9 N3 f" Z* I9 T& P   9 r. X  O3 p8 {- Y

7 S/ x. C6 D9 ?* l/ f问:初学者对于不同的宗派,应抱何种态度?  
6 V9 Z% {+ b7 C* F9 S8 n, Q
" v: f$ O5 S6 p, G& v$ x$ S( g   3 f7 ?) s! V8 N8 `

) D$ T5 F  _: p5 r, J2 g' @& k# M( X答:原则上说,所有一切宗派皆可涉猎,但只求解;然后必须依照自己的愿望、爱好,与生活环境,选择一个法门,这样修学就更快乐自在。其成功关键在亲近一位好老师,如佛在经上常讲的,要求‘明师教诲’。真正心地光明、有智慧的老师,你接受他的指导,很快就能得利益。佛法的修学,我自己亲身的体验,三个月应有与往日不一样的感受,六个月当有很显著的进步,但是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才能获得。  ! L5 o5 t& `. k
. D. R8 X4 g2 q- Y7 M. B- q# D

1 f* B7 a& |. U0 ?! E; g  
4 l" L5 ~# }" J5 l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0 A. Y$ H# [: Z; C5 e# @4 `
$ ~7 y% q3 q' B; r, @
--------------------------------------------------------------------------------
' t7 b2 P* B1 q6 y# O 1 R& }1 b5 |/ a1 S5 w* x& T
10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5 M1 G6 L" w0 n% ]0 J% F4 r8 @

2 w* A' _. M' s8 A7 E, d: }   
/ G. Z4 ~) C* J* h7 [+ m
5 o5 H# ^- P3 j) [问:家中配偶是虔诚的基督徒,他非常慈悲,希望把家里的佛教徒都变成基督徒,他说不希望我下地狱,我应该如何处理?  ) x8 W: ?# E3 `# \8 M; J. d( H

9 x7 g! L; s& O$ U   # X% R6 H  |8 Y  f  H* }, W
$ y; o7 z2 C3 T) {  A4 z
答:你可以让他先认识佛教。一九五八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时,遇到一桩事,可供参考。台中佛教慈光图书馆,是李炳老建立的。每逢星期三,老师在此处讲经。当时李老师命我作图书馆的管理员。有一天早晨来了一位客人,在阅览室看书。他是对面教堂里虔诚的基督徒,谈起来还是同乡,自然就格外亲切,他就想度我,觉得我很可怜,拜偶像,将来都要堕地狱。我了解他的动机,为他泡了一杯好茶,恭敬的听他教训。他讲,我都点头;他讲了两个钟点,我点两个钟点的头。我们馆内的同事还有很多在看书、看报的人,看了我们谈话模样,好像佛教徒一句话都不能对答,总让这位基督徒在佛门指责批评。所以,他愈讲愈高兴,似乎得意忘形。  - h- D: y( E6 r; e( s; \
# D# _# `2 [: w, H- c8 G6 B5 \
   3 H0 N7 @9 a$ Z3 P7 B( b

# u/ y, G, Q5 k; M+ B, {讲了两个钟点,他也很累了,我就请他休息一下,接著我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他允许了。我说,假如我们要批评一篇文章,是不是先要把这篇文章仔细看过再批评?他说是的。我说,你在此批评佛教两个钟点,你有没有看过佛经?有没有来听过佛教的讲经?他说没有。我说,你未免太大胆,太过分了一点,你的两个钟点批评,是对佛教严重误会与曲解,不怕在座的人笑话你!我这么一说,他满面通红,转头就走了。  
. T, _- o* X! U% ?- r/ C2 A! L
" @5 k; r4 J$ |6 W8 ^  p/ Q/ i   5 a, U) y& q$ I, d

' ^7 \$ ~. f4 R7 ?3 n# @( S这个人不错,第二天他带牧师来看我,态度也很恭敬。我送了一些佛书给他们,并说欢迎你们批评,你们精神可佩,佛教徒太多了,堕地狱的人太多了,你们若度这么多的人,功德无量。但是想救这么多人,你们必须要研究佛经,要认真来听经。若不把佛经明了透彻,知己知彼,而后才能百战百胜,否则对于佛法一无所知,这样的批评只是被人见笑而已。他还能接受,我也很佩服他们。  7 u# K9 Z8 q% e5 W$ E
- P* f$ Q; _5 v3 E! S
   
* r! B! n+ F3 w* v! u. X3 G9 B8 p0 k, w9 r: _% t9 @; L' X
先让他认识佛教,了解佛教,然后再批评佛教,才说得过去。佛教是智慧,连上帝都欢迎。异教徒学佛,你要帮助他,学佛决定不影响宗教信仰。他是基督徒,如果佛教要拉他,而改信仰佛教,这样就违背佛教的精神,违背伦理。譬如,教你背叛父母而尊重老师,世出世间皆无这种道理。佛教对于上帝非常的尊敬,上帝如一国的元首。佛陀是大众的导师,办教育的人士,所以任何宗教徒都应该学佛。  
* o4 e# t5 t9 O! _% L  6 `' o' b8 z: M2 U
  
! x8 F7 Q( d1 m9 B; }8 D* X   
8 M3 {6 r/ N+ m; R0 [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4-21 12:17   回复此发言     
  ~6 z& W1 c  j9 I: h9 t  
2 I0 U- ]& s6 c* B-------------------------------------------------------------------------------- ; z1 q1 \! O0 E! w5 m
  3 n0 R$ W4 d. g, J+ D5 D
10 生活的艺术---我为什么信仰了佛陀?   
$ ~% O/ B1 k" z  
% y- g6 c/ A$ g2 Z( y- M   7 m2 n" M6 [- z* a) j6 l6 w
& J9 i0 u+ C4 m4 q
不学佛就是不求智慧,修学佛法与信仰宗教没有抵触。明白这个道理,家人要是劝你到基督教堂去,你就欢欢喜喜去上他的教堂,去受洗。你在教会里作菩萨,把真实智慧介绍给教友,让基督教友都有智慧,如此则可化解许多误会争论,致力于世界和平,这正是菩萨普度众生的大事因缘。  
0 c: c) m6 Y& I& ^' \
5 K9 ~% b( C3 `, j* H   : O; C: h. s6 V9 e4 R# M% F
% j6 ]& e" x4 i6 ~: H
问:如何修清净心及保持青春美丽?  $ {5 u0 L3 C  `0 b/ B) H
+ F# I" k5 p7 F9 \" L3 L) g9 H& D
     D' g3 \8 S3 `4 R
: l" e  f) E4 L( p
答:这是大家迫切需要的课题,清净心很重要。修清净心最重要的是‘看得破,放得下’。你的心为何不清净?放不下。为何放不下?看不破。佛法所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与现代科学所发现的,可说是完全相同。  
* W  {: q/ h$ V7 H0 \
. O' g5 F" `4 M( R3 G" a6 h7 r   
# f" U4 g7 R; d# X: @9 j% K9 V' M0 W
现代科学家已经明了没有物质存在,所谓物质只是波动的现象而已。佛法讲物质现象是从那里来?由不觉心动而来。这是心波的现象,比电波、光波更微细,比电波传达的速度更快。电波与光波,一秒钟的速度是三十万公里。而心的波动,一念即是尽虚空遍法界,确实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不可思议。现代科学家尚未发现心波,但已经知道物质是波动的现象。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相,即是此波动的相续相,它确实是刹那生灭,生灭同时。  $ U4 K4 F) h+ n# z6 J2 `' k
) Y9 a4 B9 K+ Q! e0 b% D/ }7 u+ |
   
' K5 a8 L5 Y, `" U* ]$ t
8 z# ~; j7 C0 V0 t, m0 f/ c8 j佛在《仁王经》上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种说法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一刹那是不思议的生灭。佛经讲‘不生不灭’,其实是生灭的。因为生灭的速度太快,几乎是同时,无法觉察,所以说不生不灭。佛说八地以上菩萨的定力,他们的清净心能见到心波的波动现象。佛经里说‘阿赖耶识的生灭’,就是心波的波动。这是事实真相。  # a% j1 l% f! S+ `! }3 B
! x2 ]$ O( A* V. R3 m2 y
& [- l) i) {, u+ T& M! L
  7 W9 l3 X+ G; {0 @# V; d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 W/ v; L3 _' K, I
+ G$ B6 Q$ T8 w' v# F
--------------------------------------------------------------------------------3 A, h) j; r& n9 a! n1 M) [

  N( Y6 E# F8 [; @! L- l, W11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 q/ W/ b( ?. H4 H
3 q' M% S2 x: u/ H
   - F, e* L# Q2 {/ l& H/ M( m; A( X

+ c* R: a( g, T  k般若经上讲,‘一切诸法,当体皆空,了不可得’,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后面的总结论,也是《大般若》的总结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宇宙人生是一场梦。梦是总喻。幻比喻空,虚空不是真的。梦中有虚空,醒了之后,梦中的虚空也没有了。虚空是幻。世界是泡,像水泡一样脆弱。世界指星球,是很脆弱的。身体如影,影非真实。‘梦幻泡影’,每一字比喻一样东西。  
: x: L9 P0 l, N* G: C+ v9 ^  i2 y5 l& H) P( E
   
! ?7 O5 o0 H7 ?8 N" K- c3 ^; A3 [& k
‘如电、如露’比喻现象存在时间的长短。早晨露水存在片刻时间,比喻现象的相续相。如我们身体现象相续,可以保持数十年,这是现象的相续相,‘如露’。其真相乃刹那生灭之波动,如‘闪电’一样。若明了此道理与事实真相,自然就会放下。放下之后,身心清净,智慧增长。放下不是指的放下工作、生活,而是指观念转变,将‘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如此工作会做得更好,生活美满,自在安乐,法喜充满,远离烦恼忧虑畏怖。只要懂得如何看破放下,问题就解决了。  ) v& C# W1 U8 e; s: O

3 N$ s; s& @# _: c0 w0 q$ s% g9 M   
0 A" e) O% s- p. m  R3 O8 K# L1 p& U
宇宙生命的起源与变化,这是高深的学问,《楞严经》上讲得很好、很妙,经典上都有答案。读经确实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但是读经一定要从教育的角度去看,不能当作宗教去看,不能当作神明的指示。  0 Y) m. l' E9 l  u
5 {5 u& F! j) m: X8 a5 I7 X
   0 q$ h1 _8 H! a7 }' w. @$ I4 M
" D2 ]/ k  b, T. P
问: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何净土法门是非常究竟圆满的大乘佛法,请慈悲开示。  
/ I: ]! V% i4 n  q) F0 ]% M" [9 Q0 s  Q7 C
   # n# A9 ^# k, N, n0 R
% W. {2 V7 ~6 k& v) c- ?
答:‘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是事实,而且此‘法门’是广义的。不仅限于佛法,所有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包括在其中,这才是真正的平等,才是究竟无有高下。如果佛法与基督教比,说佛教高,基督教低,这就不平等,心就不清净。甚至与妖魔鬼怪相比也是平等,这才真平等。理上平等,事上平等。一切法的不平等是从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而生的。假如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不但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平等,佛法与所有宗教、学说,与所有一切众生没有不平等的,这才是大圆满。佛法说十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同一法性所现,绝对没有抵触,皆是圆融具德。问题出在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  
# h1 {  r& c: D( J' _, S
  U& }7 Y" {! A, y6 D  j& A8 j   / L( C  _0 }5 w) e2 R0 N- ^4 [' b
( O/ y% _* z8 C; q& M0 r
《金刚经》上说得非常具体,‘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只要有这些观念在,就有高下;离开四相,就没有高下。我们虽知理上平等,事上平等,现在要离开四相,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却做不到。这是事实。如果佛一说,我们立即做到,岂不是个个人皆成佛,皆证得大圆满了。这一关太难,因此,在一切法门里,有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来修学。‘念佛法门’在一切法门中修学最方便,因为它不讲求仪式,也不讲求规矩,行住坐卧都可以念,比其他法门方便多了。净土经论数量少,容易涉猎、读诵。虽然文字少,其义理也是圆满的。现代人的生活、工作,以及精神压力都很大,有此方便法门,对我们而言就容易修学,这是选择此法门的理由。  
1 Q, }" Q) d2 a7 ]' f( t% D# K' O- `% [$ N* s1 u3 Y. g/ |
   
* l4 X, t! l, ^/ Y% z3 ?0 I
, y6 x0 z% b! |( w. d6 v( U7 @9 R# O7 y7 P其实,选择念佛法门,也是遵守老师的教诲。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他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佛的法运共有一万两千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正法时期(佛灭度后第一个一千年),众生真正能守法、持戒,就能得定,就能开悟证果。像法时期(佛灭度后第二个一千年),人的根性差了,妄想、烦恼比正法时期的人多,靠持戒就无法成就,必须修定。佛教传入中国,正好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一千年后,‘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所以,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远超过印度,且由中国传到韩国,又传到日本、越南,都是禅定成就的。佛灭度后二千年以后,就是末法时期,末法一万年。依照中国的历史记载,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二十三年。虚云和尚、印光大师皆依此说。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所以,选择净土法门,也是遵佛遗教。  
+ T# l( ~3 A( s
4 ?$ `$ `/ a2 l, ^; I. O; B   ) {- C1 h) `; N+ p3 I1 h: X
- i1 c" Y" Z" y( Z1 _
末法时期的众生,妄想、分别、执著比从前更严重,修学其他法门,修断除烦恼习气很困难。净土法门是带业往生,不需要高度的清净心,只要达到清净的边缘(功夫成片),就有办法超越三界,往生、不退、证果,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这是佛对末世众生的慈悲教诲。我们自己没有能力选择,听从佛的教导,选择净土,这是很如法的。  - t3 j8 G) u& }9 Y
9 d6 S; C4 |& k6 Q4 l+ _
   
! w" r* X* c: o. Y! ^8 t
+ M6 u& E" j7 f! P5 L5 b- l修学净土,对于教义要明了。如果理论、方法、境界、因果不明,这句名号念得还是不相应,所以我常劝同修们先从读经下手。经要读熟,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起心动念,能立刻想起佛经的教训。凡是佛不准我们起的念头,不准我们做的事,我们决定不去做。佛教导我们应当要发心,应当要发愿,教导我们要做的事,我们就要认真努力去做。经若不念熟,则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依此为标准。经典就是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的标准。如果把经典中的教训与理论完全做到,你就是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没有问题。  4 _3 X7 ?8 @9 S& T0 i
) I0 e3 p. f% E! X  G
     I* f5 m6 }% y2 e
. N+ W6 u  U( M% j: W% L
经教是要实行的,不是光念的。如果没有做到,念了也没有用处。必须将经典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你就成佛了。  ( e& B, M  D! U' g) K
  
) F1 f+ q/ ]3 {2 }& u) k0 D  
3 r1 e. G' U2 C) |+ J3 n3 Q( ^ 7 l+ _8 @3 B+ s1 J! E
. N* k* F* c3 a
  
) {/ b* b& A! A 作者: 汉魏遗风号许昌   2006-6-16 11:28   回复此发言   
) e  _) A0 u: z# W8 v: ~
$ Y+ z) c4 `6 O--------------------------------------------------------------------------------
  J' B1 G1 k/ u 0 X* _* Y0 q) r9 ?. O3 d
12 回复: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 X% N& C) D0 [; J1 ]  Z
拜佛求取真经,哪里就是指得到属于白纸黑字的佛经?在中国,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以后,佛经可谓多矣。自此以后,中国历代的善男信女,手持佛经,一定就能据此修行成真,证得佛果?有了佛经,如果不先了解佛学真相,“识破源流”,哪里能够理解佛典经文中所记载的“如来真宝义”?
9 G) Z" |0 y9 g) b
* ~5 v3 s  u) m0 x/ Z3 ]故而,学佛是否能成功的最关键,并不是先得到佛经,而是先找到真正懂得佛经含义的“明师”。什么才是“明师”?据笔者理解,就是“过来人”。有大德曾如是说:“成功关键,在亲近一位好老师,如佛在经上常讲的,要求‘明师教诲’。真正心地光明、有智慧的老师,你接受他的指导,很快就能得利益。”
, r; Z' ~; ~! H+ B( t7 a! L* S
: T) ~. C' @3 C+ v( r5 ?《西游记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云:“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 v* O! ]/ u) S/ B6 C
/ w3 ?2 t9 b6 _- q5 K: v
这首词说明:如果没有发现明师,没有得到明师的指引,学佛便会如同水中捞月,终究捞摸不着,“往往到头虚老”。没有得到明师指点的修行修心,就如同于“磨砖作镜,积雪为粮”,即使学佛十年廿年都一样,只不过是虚度年华罢了。而只有在“顿悟”的前提之下,发现明师,皈依我佛,聆听指教,“悟时超十地三乘”,在“识破源流”,即了解佛学真相的前提之下,“便见龙王三宝”,如此方有望真正读懂佛经,方有望逐渐发现佛经中的文字,可谓字字玑珠,绝无虚妄,从而进一步悟证宇宙、人生之真谛。
9 X: n& v" {+ j8 {
2 d& ^; d8 ~5 {证悟社会人生真谛,是否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学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原本属于文盲的六祖,其学佛照样取得巨大成就,这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一个典型例子。在中国的历史上,像六祖这样的文盲,通过修行成佛,必然比比皆是,只是由于“圣人无名”,统统都成了世人不了解其姓甚名谁的“无名高人”罢了。  
) m" q" ?9 F$ C5 O) ?
$ b9 [2 F+ S) D9 u  1 t* B" q+ T9 K/ w& d, k  p
作者: 余志鸿   2007-4-17 22:49   回复此发言   
" O: u4 f* O: I) R. X# U9 F0 F- {4 { ; p( |$ ~% o8 Z$ _6 h2 w$ X! ?
--------------------------------------------------------------------------------. ?# E* t* P4 B+ B, o  v

- ~+ N: o6 ]# q# w* d. n( E13 回复: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与生活  
1 L$ C" n) |  N! B' H, z1 y 学佛能让人快乐  ) Y. d8 z" a, [- L6 c; ?6 E

3 z1 u# l# w/ G# C6 G' Y  $ G# `; u- l, _+ b% S2 S
作者: 济南情节  2007-5-21 22:58   回复此发言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7-7-1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21 02:13 , Processed in 0.16032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